<u id="tauxm"></u>

<b id="tauxm"></b> <u id="tauxm"></u>

<b id="tauxm"><address id="tauxm"><optgroup id="tauxm"></optgroup></address></b>
<b id="tauxm"><small id="tauxm"></small></b>

發展歷程

首頁 > 發展歷程



  19451215,由山東省政府教育廳主辦,山東教育社編輯出版的《山東教育》雜志在省府所在地臨沂城創刊。這是全國最先冠以省名的政府教育機關刊物,32開本,豎排鉛印。編輯方針是:“以縣級單位的教育工作為主要內容,著重研究群眾教育,區村干部教育中的實際問題,介紹具體經驗,反對教條空談?!?span>1945-1946年共出版10期,為第一卷。1947年出版4期,為第二卷。19477月以后,因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山東省解放區而???。社址先后轉移至沂南、海陽等地。


  在全省除青島外均已解放的形勢下,1949年5月10日,《山東教育》在省會濟南復刊,稱為新1號。16開本,豎排鉛印,為綜合性教育刊物。報道重點放在城市中等教育的發行職工教育的開展和農村小學的恢復與整頓等實際問題上,介紹具體經驗,反對教條空談。至1951年9月共出版25期。與此同時,1950年5月5日至9月5日,還編輯出版《農村文教》半月刊,32開本,共出版9期,計一卷6期,二卷3期。1952年1月起,《山東教育》改名《山東文教》編輯委員會。1952年8月后大部分編輯人員調往教育部,《山東教育》出至第16期終刊。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1957年8月25日《山東教育》月刊在濟南第二次復刊,16開本,橫排鉛印。開始面向小學辦刊,1958年起面向中、小學和農民業余教育,1959年至1960年改為半月。宣傳“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介紹和推廣學校政治思想教育、普及小學教育、掃除文盲、興辦家業中學、勤工儉學及教學改革的經驗,研究中學重點學科和小學各科教學。至1966年6月共出版124期,后因“文革”被迫???。
  1975年1月,《山東教育》在濟南第三次復刊,16開本,橫排鉛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本刊以各級教育干部和基礎教育的教職工為主要讀者對象?!渡綎|教育》成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內同類刊物中創刊早、持續時間長、影響較大的少數刊物之一。

  在改革開放的年代,山東教育社又增加省教育廳主辦的4種刊。1984年3月5日,《中學生報》(周報)創刊。1988年11月《當代小學生》(月刊)創刊,1994年9月起改為半月刊。1992年起接辦《幼教園地》月刊,與濟南幼兒師范學校共同編輯。1993年6月18日《山東教育報》(周報)創刊。
  1975年復刊時改稱山東教育編輯部。1987年底恢復山東教育社名稱。

       目前,山東教育社編輯出版的報刊主要是“一報兩刊”:《山東教育報》、《山東教育》(旬刊)和《當代小學生》(旬刊)。無論是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欣欣向榮的和平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我社始終把堅持正確的辦刊辦報方向放在首位,緊密配合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廳的中心工作,準確及時地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對推動全省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總結推廣先進教育教學經驗,弘揚優秀教師典型,培養青少年健康成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過幾十年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山東教育社已由原來編輯出版單一教育期刊的報刊社,發展成為出版10種教育報刊,發行全省大中專、幼兒園教材和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以及中小學生假期生活指導用書等報刊、圖書的教育新聞宣傳和發行管理機構。





美女裸体色黄污免费视频

<u id="tauxm"></u>

<b id="tauxm"></b> <u id="tauxm"></u>

<b id="tauxm"><address id="tauxm"><optgroup id="tauxm"></optgroup></address></b>
<b id="tauxm"><small id="tauxm"></small></b>